2019.02.22 修正本:斜體部份為加入的文字 (感謝雲淡兄提供林生鴻文!)
雖則拙作不是完全錯哂,但小弟奉行:[錯就要認,打就要企定!] 閱讀筆者一知半解、錯漏百出的文章前,請先參作林奮強先生鴻文<<金管局錯估市場風險形勢 收緊按揭市民錯失買樓時機>>
(以下為林生文章的節錄://美息持續高於港息,近來更擴闊至150點子的近歷史高位。按聯繫滙率制度,理應出現資金由低息港元轉到高息美元,收窄兩幣息差。為何如今似乎失效呢?簡單點說,套戥行動以致息差收窄的主角是銀行,而近年息差長期不收窄的主因有二,也與銀行有關:(1)新的巴塞爾協議3(Basel III)規定銀行進行跨貨幣套戥時要作「逆轉」撥備,增加了套戥成本;(2)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各地引用沃爾克法則(Volcker Rule),它要求銀行大量減少投放在炒賣的資本,管控銀行業承受的風險。當銀行的炒作本錢大幅縮水,它們當然會集中精力於高回報的機會,而不再對一年只有幾十至100多點子回報的港美息套戥有興趣。//)
林生文章應該比筆者以下的文章更能解釋到為何港息持續大幅落後美息。
雖則拙作不是完全錯哂,但小弟奉行:[錯就要認,打就要企定!] 閱讀筆者一知半解、錯漏百出的文章前,請先參作林奮強先生鴻文<<金管局錯估市場風險形勢 收緊按揭市民錯失買樓時機>>
(以下為林生文章的節錄://美息持續高於港息,近來更擴闊至150點子的近歷史高位。按聯繫滙率制度,理應出現資金由低息港元轉到高息美元,收窄兩幣息差。為何如今似乎失效呢?簡單點說,套戥行動以致息差收窄的主角是銀行,而近年息差長期不收窄的主因有二,也與銀行有關:(1)新的巴塞爾協議3(Basel III)規定銀行進行跨貨幣套戥時要作「逆轉」撥備,增加了套戥成本;(2)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各地引用沃爾克法則(Volcker Rule),它要求銀行大量減少投放在炒賣的資本,管控銀行業承受的風險。當銀行的炒作本錢大幅縮水,它們當然會集中精力於高回報的機會,而不再對一年只有幾十至100多點子回報的港美息套戥有興趣。//)
林生文章應該比筆者以下的文章更能解釋到為何港息持續大幅落後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