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星期三

香港2023年中期人口統計:消失了的15萬個她…和他 (補上後記)

事前閱讀: 

HK01: 香港今年年中人口約749.8萬增15.2萬 止跌回升主因17.4萬淨移入

快兄鴻文:人口計計數, 做好個場先係最實際



筆者好耐無寫文。為免大家誤會筆者回歸寫文,先講清楚,筆者十分享受唔寫文的生活,所以不要預期筆者會像以往一樣恆常寫文。但既然大家被標題騙了過來,就不妨在此CLICK返兩下廣告,等我可以買返杯沙北咖啡飲下。

回歸正題:在移民潮的大背景下,香港2023年中期人口統計居然計到香港人口增加了15.2萬人,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亮眼的數字再加上近期出現了令人跌破眼鏡,突如其來的租務旺季,引發了一眾磚頭好友的遐想,認為內地大軍殺到,又有得哄抬租金了。

先潑一下冷水,現在是2023年,不是上個世紀人多好辦事的年代。現在中美博弈走到深水區,中國日日同美國拳來腳往,再加上內地正進行房地產刮骨療毒,經濟蛋糕早已不再是增量,而是存量競爭。如果真的是國內大軍殺到,大家是否肯定自己的競爭力比內地大軍強呢?此時此刻,其實香港少些人,也未必是壞事。所以,再潑多一盤冰水,香港的劏房住左19萬人,移民潮之後,香港現在仲好多人住緊劏房。而且,高薪崗位現在買少見少。所以,請勿再上哂腦以為人多一定好。

說回統計數字,移民潮是鐵一般的事實,走了至少二三十萬人是大眾的認知。在此時此刻,統計處居然說香港人口增加了15.2萬人。一來一回是四五十萬人。那消失了的四五十萬個她和他要在那裡先搵得返呢?難道是跟電影<<消失的她>>一樣,這四五十萬人被人推左落山?

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先不要下定論,先去政府網站,睇返下條數先:

統計處:表二 2012年年中至2023年年中的人口數字

先科普一下,人口數字中有常住居民與流動居民兩項。

「居港人口」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動居民」。

「常住居民」指兩類人士:(a)在統計時點之前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3 個月,又或在統計時點之後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3 個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在統計時點他們是否身在香港;及(b)在統計時點身在香港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

對於不是「常住居民」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如他們在統計時點之前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1 個月但少於3 個月,又或在統計時點之後的6 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1 個月但少於3 個月,不論在統計時點他們是否身在香港,會被界定為「流動居民」

根據「居住人口」的編製方法,旅客並不包括在香港人口內

先看常住居民,2020年高位常住居民總數是739萬人,再與2022年中低位719萬人對比,的確是少左20萬人。

再睇統計處連結:表110-01003:按組成部分劃分的人口增長 

再睇返政府按組成部份劃分的人口增長,同期單程證移入大致抵消了淨死亡人口。即是說少了的廿萬常住人口,很可能就是我們口中的移民潮了。

當然,大家單純目測,可能會覺得移民遠遠不止廿萬人。但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不只適用於身處香港的港人望西方極樂世界,也適用於身處海外的香港人望返香港。國外疫情死得人多,有些人回流香港也是有可能的。

嗱!咪話我知統計處2022年中已經開始造數!香港政府有咁高效,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就早早解決啦。

如果這部份大家接受到,後續就出現了大家未必理解的數字了。由2022年年中開始常住居民由719.5萬人開始由低位上升,2022年年尾上升至722萬人,到了2023年年中上升至725萬人,即是一年間總共上升了5.5萬人。這5.5萬是甚麼人呢?

由於同期單程證淨移入與淨死亡人數相近,單程證移入僅僅是抵消了死亡人口,所以這額外5.5萬人是來自另一個數。

筆者斷估這類人主要應該是在疫情期間被逼長駐在內地的港人,隨著疫情防控結束,終於可以返香港住了。這類人包括是在國內工作的港人,或者學生,相信各位身邊應該都有這類人。

有很多人認為大拿拿5.5萬人,怎可能用長駐在內地的港人回港這條數就解通佢。但實情是這類人可能不只解釋了常住居民回升5.5萬人,更可能是流動居民回升的主力。

根據THINKHK2022年五月轉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超過37萬人港人居於內地,相等於香港總體人口約5%。連結如下

由於報導沒有具體說明多少人港人長居內地,筆者就以在港澳台居民在內地居住2年以上的比率當成港人長居內地的比率,即是63%是長居內地。即餘下37%的港人是有可能中港兩邊走,等同14萬港人是合乎常住居民或流動居民的定義。注意港人兩邊走的比率應該遠高於台胞的,所以14萬這條數已經係好保守。

這不只解釋了為何開關復常後,香港常住人口多了5.5萬人,更解釋了流動居民多了10萬人的一大部份。 

當然,大家可能會問:大拿拿15萬人喎,怎可能用上述條數就肯定統計處無造數啦?

那流動居民多左10萬又是否合理呢?

我建議大家先看看疫情前的2012-2018年,香港的流動人口長期維持在22萬左右。即是常態化後的流動居民22萬是合理數字。疫情結束後的2023年年中,按常熊應該回升至22萬人,即是回升7萬人。而統計處的數字是流動居民是回升了10萬人,即是只係比合理數字僅僅多了3萬人。

由於這3萬人是疫情前的常態情況下沒有的,筆者就嘗試從山腳底嘗試撈返這3萬居民回來:

3萬人可能會是甚麼人呢?筆者斷估是 (1)高才通或其他優才計劃,(2)輸入外勞、(3) 多左留學生、(4) 國內企業員工調到香港。

(1)高才通或其他優才計劃:資料來源 入境處,連結如下

內地人才計劃獲批來港人士:2022全年再加2023(截至六月):19569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高才通) 獲批來港人士的統計數字2022全年再加2023(截至六月):9867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獲批來港人士2022全年再加2023(截至六月):18708

由於上述含有2022年上半年的數字,為公平計,將2022年的數字乘0.5,即上述三個計劃,總人數已經是35642。

據以下報導 (連結),每名獲批申請人平均帶 0.8 名受養人來港,即是斷估兩個內地人才計劃,受養人數已經是21758人。斷估畢業生留港應該不帶受養人。即這些優才計劃連同受養人已經合共帶來57400。

就當批左可以唔來,打個五折,總數都已經接近3萬人了。

(2)輸入外勞:香港政府補充勞工計劃中的輸入勞工人數。2022年這類的輸入勞工人數是5829人。詳見立法會連結 

(3) 多左留學生,由於國內就業環境不佳,再加上歐美的反華立場,有可能導致多左內地學生來香港讀書。純粹大學教育資助委員資助課程非本地學生數目2022/23學生就升左千幾人。見連結。這僅是大學學位學生,其他中小學生,在內地進行教改後,會否多左人來香港讀國際學校就不得而知了。

(4) 國內企業員工調到香港:像快兄鴻文中所說,由於內地經濟不景,有些國內企業將員工調到香港。這部份涉及多少人就不得而知。

嗱!上述4條總數已經多過三萬人。如果你問筆者,做完上述研調,筆者傾向相信統計處無刻意造數。當然,筆者只是以數論數,是否取信就留待讀者自行判斷了。

最後,筆者想再次重申人多真係不是好辦事,尤其是經濟下行周期,餅就得咁大,人越多怎可能是好事呢?而且,香港一直都是唔夠屋住,難得終於走左廿萬人,居住問題稍稍改善。如果真係如統計處的數字,香港又去返750萬人,真係唔知是福是禍了

後記:筆者為了再核實究竟統計處條數真定假,再從移民數字入手反覆再論證一下:

根據HK01於2023年2月的報導: BNO兩周年14.45萬人移英 2021年起英澳加批逾19萬份相關簽證,即是說是最大口徑計,2021至今移民主要目的地加埋批左19萬份,就當還有其他非熱門目的地,包田包地當係總共20萬份。再計埋港人真的拿到簽證就會移民,再加埋不會出現由英國條航空母艦走去澳洲或加拿大條救生艇這種背叛大英主子的行為,以及"香港人一定得"不會回流的前題,真的十足十有廿萬人移左民。再補返上面所提的香港招徠各種人才、勞工、學生的計劃2021年至今批左果幾萬人,總計就是淨移去十幾萬。2023年中對比2020年常住居民又真係只係少左14萬人。所以就算統計處計錯數,極其量也只是計多了三幾萬人。

仲有一個市場經常出現的迷思,就是同期香港居民出入境人數與統計處人口數據對不上。2023年至今經香港各口岸淨出境人數高達24萬人,與統計處人口增長15萬人完全相反。相信資訊是來自以下網站,見連結及下表。筆者對此當然也是大惑不解。同樣大惑不解的是根據同一網站,2020年香港各口岸淨入境人數居然是+51萬人,同期統計處2020年底與2019年年底的總人口數字反而是減少了近10萬人,即是又係對唔上。如果將2020至2023年中的所有數字加埋,即是2020至2023年中合計經香港各口岸淨出境人數有8720人。而同期2023年年中與2019年底的總居住人口大致減少了2萬人。這就勉強對得上了。這個迷恐怕只能靠熟識統計處統計方法的人仕去解釋了...


沒有留言:

悶文觀止

井底嘩 (七):零息負息無限QE就在眼前 / 我們只是代人付鈔的水魚! (筆者推介)

這篇文章旨在回應懶師姐在其主場召喚筆者,要求確認環球資產價格暴漲的原因是QE。由於這個學術問題,並非一兩句就能解答,筆者在本博另文回覆。 很多人以為 QE 是環球資產價格暴漲的根本原因。這個推演表面上是正確,因為資產價格只是貨幣現象。 貨幣濫發,必然會導致以貨幣計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