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閱讀:美國聯儲局宣布利率不變 每月減買債300億 料來年加息三次
美帝又(扮)加息,又係唱燒雞翼的時候了
正所謂.....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必有傻豬。最精明的投資者也有犯錯時,最失敗的投資者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投資不僅是賺價及賺現金流,更重要的是增進財商。本欄記載筆者一家三口在投資路上跌跌撞撞的學習經歷,為人生留下一些文字紀錄。
傳說中有一隻樓宇供應巨獸,它的頭很輕,頸長到你望不到盡頭,但它的尾卻重得可以摧枯拉朽,令樓價迅間下跌三、五、七、九、十一成。 但有趣的是,從來沒有人看過它的那條巨尾?
正當2021年的施政報告中,林鄭信誓旦旦說末來十年的後半段你可以看到供應巨獸的巨尾,更說未來20-25年,將會建成100萬個以上的住宅單位云云...
小一自行派位近6成世襲公平咩?
當然,標準港人的理解是,對自己有利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對個人優勢越擴越大,甚至到了有排他性的,更好。對自己不利的制度,就是有問題的制度,要改成(對自己)越公平越好。
筆者對世襲沒有多大意見,因為反正筆者對名校也沒有多大迷戀。詳見:交叉點 (一):精鋼是怎樣煉成爛鐵的
但筆者還是建議教育局及學校在制定收生政策時少打小算盤,多打大算盤,多點考慮社會整體利益,盡可能減低家長對升學的焦慮,減少在申報小一時面對的人為困難,甚至在本來已極度不公平的社會制度下,減少教育制度造成的跨代貧窮。
說實話,筆者著實是攪不清楚那個直資私小制度設立的原意。這個制度,除了人為地減少了窮家孩子報讀所謂[名校]或受歡迎學校的機會(進而增加精英階層子女入學機會)外,究竟有甚麼作用?
前言:事緣筆者之前將大谷以下一個段子轉發給太太…
內地網上近日流傳一個段子,借網遊術語形容中國家長及子女之宿命和痛苦:「我國家長們的通病,喜歡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遊戲小號。大號讓自己玩廢了,但是覺得已經自己掌握了大部分通關秘訣,拿小號再修煉一遍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豈不知遊戲規則早變了。」
太太看罷就立即點唱,要筆者寫一篇”大號申小記”,以紀念我們這兩位自問大號玩得唔錯的父母,怎樣令小號(阿囝)申請小一時變成一手爛牌。
圖片SOURCE : HK01
唔… 我地無為阿囝報過拔萃小學,所以無機會開心過結婚…
作為一位投資類博客,筆者必須一本正經的先舌伸 (利申) 兩下。筆者從來是認為大號 (自己) 是PRESENT VALUE,小號 (子女) 是FUTURE VALUE。除非大號已玩到爛到貼地,否則大號在事業上,財務上努力的效用是遠超為小號報小一的,也奉勸各位都係花多點時間在自己的大號上。
作為小子兄現實生活中的好兄弟,小弟有幸獲邀為其第二本大作 “環球收息股精選20隻” 寫其中一篇序言 (當然也有幸先睹為快)。 小弟在此再次熱烈祝賀快活谷小子兄新書出版,並祝小子兄大作洛陽紙貴,一紙風行!
獲小子兄授權刊登,以下是筆者為小子兄大作撰寫的序言:
小弟與小子兄大約在三年前在博客平台上結緣,後來在斗滿兄穿針引線下,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好兄弟。小子兄與小弟等一眾兄弟每天上至政經大事,樓股債權,下至生活瑣事,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更不時飯局聚會,交流投資心得。所以,小子兄再次出書,小弟除了舉腳支持之餘,也寫上這段文字,聊表寸心。
小子兄是小弟最佩服的博客之一,原因是小子兄不止投資上功力十足,對投資知識的追求,更往往是止於極致。
舉港樓為例,小子兄對其主場的認識是細緻到能對每一座,不同樓層,不同座向的單位的優劣都了然在胸。在股債上,小子兄更不是那些只睇圖表報表的分析員所能比擬。小子兄對投資標的的認知,每每是深入至國家政策,行業趨勢,股權架構,股東操守等層次,甚至每每能從財務文件的字裡行間中找到貓膩,讓所管理的資金能趨吉避凶。相信讀者將在本書中的不同章節裡,看出小子兄在公司研究上的上乘功架。
而小子兄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在博中的文字,每每流露出他對年青人發自內心的關懷。在貨幣濫發、財閥主導經濟、高薪崗位被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取代等不利處境下,年青人上流之路確實難行。小子兄甚至冒天下之大不諱,一直強調大眾,尤其年青人要盡早買自住樓,以自住樓來沖貨幣購買力下降及減少被財閥盤剝的機會。(雖知道在香港叫人買樓,是會被拿來公審的…) 在現實中,小子兄更經常帶朋友、後輩去睇樓,甚至睇完樓,傾埋個筍價,再送未有樓的朋友上車。
小子兄人善,心善,文字也善。上一本書已詳述買樓買債的竅門,本書更在茫茫股海中,尋找出二十隻可靠的收息股,作為樓債外的補充,可謂善哉善哉。希望讀者在抄功課之餘,也謹記小子兄在文中的金句:[除了6大因素,入市時機才是重中之中],否則即便這二十隻收息股有多可靠,摸頂套牢也將讓閣下心痛肉痛一段時間。如果能做到在傳媒、投行、財演一同合奏 [國破家亡,世界末日] 的死亡樂章時,才悠閒地拿出本書抄功課,則好書好股配合好時機,肯定相得益彰了。
最後,祝小子兄大作洛陽紙貴,一紙風行。
筆者已經有整整三個月沒有出文。原因是一個字:忙!
直入正題,長期讀者應該知道筆者基本上只會在傳媒、投行、財演高喊
[國破家亡、世界末日] 之時,才會出去睇樓撈貨。2015-16,2018年年尾,2020年頭,筆者都是淡市出擊的,幸而每次均也不辱使命,成功撈底。
但最近,喜歡撈底的筆者終於打爛齋砵,在高位買了一個自用車位了。
三人行高位接貨,是爆煲訊號嗎?....
這篇文章旨在回應懶師姐在其主場召喚筆者,要求確認環球資產價格暴漲的原因是QE。由於這個學術問題,並非一兩句就能解答,筆者在本博另文回覆。 很多人以為 QE 是環球資產價格暴漲的根本原因。這個推演表面上是正確,因為資產價格只是貨幣現象。 貨幣濫發,必然會導致以貨幣計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