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9日星期六

貨幣洪流(五):缺乏借貸慾望的社會 與 被閹割的金管局

2019.02.22 修正本:斜體部份為加入的文字 (感謝雲淡兄提供林生鴻文!)

雖則拙作不是完全錯哂,但小弟奉行:[錯就要認,打就要企定!] 閱讀筆者一知半解、錯漏百出的文章前,請先參作林奮強先生鴻文<<金管局錯估市場風險形勢 收緊按揭市民錯失買樓時機>>

(以下為林生文章的節錄://美息持續高於港息,近來更擴闊至150點子的近歷史高位。按聯繫滙率制度,理應出現資金由低息港元轉到高息美元,收窄兩幣息差。為何如今似乎失效呢?簡單點說,套戥行動以致息差收窄的主角是銀行,而近年息差長期不收窄的主因有二,也與銀行有關:(1)新的巴塞爾協議3Basel III)規定銀行進行跨貨幣套戥時要作「逆轉」撥備,增加了套戥成本;(2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各地引用沃爾克法則(Volcker Rule),它要求銀行大量減少投放在炒賣的資本,管控銀行業承受的風險。當銀行的炒作本錢大幅縮水,它們當然會集中精力於高回報的機會,而不再對一年只有幾十至100多點子回報的港美息套戥有興趣。//)

林生文章應該比筆者以下的文章更能解釋到為何港息持續大幅落後美息。

過去幾十年,傳媒經常說:[香港沒有貨幣政策,所以美息一加,港息只有跟隨]。但,結果由2009年聯儲局吹風話加息,拖至2015年尾才加第一次息。而其後美息加足9次息 (2.25),到連聯儲局都吹風說加息周期臨近尾聲,香港最優惠利率竟然只加到八分一厘。但更令人嘖嘖稱奇的一眾高官、專家、傳媒,居然面不紅、耳不熱,仍在使用同一套錯足十年的理論。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毒果與牙醫仍舊用同一套理論,說香港最優惠利率遲早會跟足美國在現時5.X厘的基礎上,加足5厘息。而最最令人遺憾的,居然仍然有人信!香港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大量似是而非的主流理論的社會。

首先,正本清源,撇開香港因素,我們先搞清楚借貸利率是如何形成的。借貸利率可以演繹為無風險利率+風險溢價。那香港的無風險利率是甚麼?由於香港是沒有貨幣政策,香港是沒有無風險利率。如果硬套下去,無風險利率就是外匯基金的票據/債券收益率。下表為外匯基金不同年期的票據/債券平均收益率。對銀行而言,可能用銀行資金成本替代無風險利率會更為合適。


注意:香港的無風險利率絕對不是美國聯儲局的息率 (Federal funds rate)。所以,[美息一加,港息只有跟隨],其實從一開始,已經是不符現實的。而這套理論之所以盛行,是因為1997年金融風暴期間,正值美國加息周期,而當時香港金管局為抵抗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炒家沽空港元,衝擊香港聯系匯率,而進行了一連串加息的動作。所以,美息加,不一定會導致港息加。無奈受盡慣懶人包及標準答案荼毒的港人,可能極難接受世上沒有標準答案這個概念。

第二,我們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美息固然是美國聯儲局的息率 (Federal funds rate),但港息至少有三個: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最優惠利率,與實質的按揭息率。值得注意的是:三種港息均是主要反影港元存款與貸款的供求關係及風險溢價,而並非貨幣間的息差!很多人卻誤以為貨幣間的息差是主線,這恐怕是捨本逐末,邏輯顛倒。

而傳媒口中說「美息加,港息一定跟隨」中的港息,就是最優惠利率。而這個利率恰恰是最受港元存款與貸款的資金供求影響。這正正解釋美息加了九次,港息幾近聞風不動的原因。

就當貨幣間的息差是主線,美國加息的效應若果真要傳遞到香港,需要至少觸發一定數量港元轉為美元的沽盤,令港元的貨幣供應減少,才能令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的融資成本上升。但事實上,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都沒有跟足美息上升。原因是套取港美息差,並不構成無風險套利,反倒是高風險行為。這緣自於金管局於2005518日推出三項改良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如下),本質上有壓抑惡意炒賣港元活動的效果。(1)

-  提供強方兌換保證(於每美元兌7.75港元的匯率水平時,金管局保證可以按聯繫匯率把美元兌換為港元)
-   將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移至每美元兌7.85港元匯率水平
-   金管局可在兌換範圍內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原則的市場操作

以白話來說,沽港元買美元的無貨沽空套息活動,可以隨時被莊家(金管局)7.75-7.85區間的市場操作活動,而導致賺息蝕價,甚至因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短暫抽升而導致蝕息蝕價,而慘遭夾死。事實上,黑線的香港銀行同業隔夜拆息,與黃線的一個月折息,是極之波動,絕對可以夾死港元炒家。

SOURCE : https://www.analystz.hk/indicators/hibor.php

注意不僅金管局這個莊家持有上萬億港元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香港政府還有4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上述還未計擁有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隨時可以幫拖的中國政府。尋常炒家絕對會被這樣強大的莊家團隊夾死。所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是有條件,長期不跟足美息的走勢,反而是貼近港元存款與貸款的供求關係下圖可見香港M3中的港元貨幣供應量在美息上升期,仍然保持大約7萬億港元這個十分穩定的狀態,而總貨幣供應量仍維持於14萬億港元這個區間。所以,美息加,其實要走好多步,才能到達港息加的終點。而恰恰是美息上升,連第一步(即是令港元的貨幣供應減少)的效果都是似有若冇。


那回歸拙作主題,筆者已破題說明:香港加不了息是因為[缺乏借貸慾望的社會 與 被閹的金管局]

香港之所以成為缺乏借貸慾望的社會,是由於經過了97年金融風暴的洗禮,普遍港人都不願借錢,甚至有按揭都會選擇盡快還清。目前,手持現金契的自住業主已有66%,餘下有按揭在身的很多時而供了多年。而且新批出按揭貸款平均按揭比率仍只有4X% (20187月數據為47%)


雖則說,據金管局數字顯示,未償還按揭貸款總數,由2013年的近9000億港元,上升4,000億港元,至2018年年底的1.3萬億。但同期M3(單純港元部份)卻由4.8萬億,上升了2.4萬億至7.2萬億港元。即是說香港銀行間的水浸情況是越來越嚴重。

同時,銀行也因1997年金融風暴,借貸亦相當審慎。這導致香港銀行手持大量現金存款下,被迫追逐總額有限的穩健貸款。而恰恰在銀行眼中,風險溢價最低的正正是按揭貸款。這也是為何最優惠利率無法跟隨美息上升的主因。而更要命的是,由於存款量遠超貸款需求,導致銀行間各出奇謀,甚至出現以回贈按揭貸款總額超過2%來招徠客戶。即是說枱面上的按揭息率縱使是 2.3~2.4%,但在扣除銀行回贈後,實質的按揭息率可能只有1.3-1.4%

再加上香港沒有貨幣政策,金管局/政府在調控樓市風險時,不能採取加息的策略。被閹貨幣政策權力的金管局,只能以調低按揭乘數來做調控樓市風險的操施。結果令原本已缺乏借貸慾望的香港社會,能造出的借貸額更低。即是,香港銀行間的水浸情況反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行筆至此,博友應該了解到 [香港沒有貨幣政策,所以美息一加,港息只有跟隨] 絕對是邏輯不通的偽理論。香港沒有貨幣政策反而是導致香港加不了息的其中一個主因。

最後,博友都知筆者經常大力批評低水平的傳媒。大膽講句:睇得多無記及毛線,腦殘的機會大增;睇得多毒果同方向報,恐怕只懂得鬧政府,失去求生本能;睇得多外媒(包括毒果、施因因,乜乜街日報),恐怕會患上世界末日症侯。(當然,如果閣下無獨立思考能力,敝博廢文恐怕也是一樽毒藥。)

若果博友仍舊相信我們小時候的一套,認為透過讀報能增長知識,認為專家之言就代表可信,請抹去學校給你傳遞的這一套。這一套在過去的社會尚且不適用,在今天的社會,更可能會遺害閣下一生。現今傳媒只會報道金主想你知的事,而不是你應該知的事。傳媒甚至會誤導你,令你離真相越來越遠。當你對傳媒報導深信不移,不好意思,你很可能只成為傳媒極力希望影響的羊群。如果仍未有看以下文章的博友,請花5分鐘睇下。以下文章應算是敝博廢文當中,僅有丁點閱讀價值的文章。

鑽牛角 ():主流傳媒、主流思想、主流方向

要擺脫傳統媒體的洗腦,避免成為傳媒極力希望影響的羊群,唯一的方法就是建構嚴謹的邏輯框架及知識體系,以及尋找數據論証的態度。各位博友,共勉之!

備註:
 1:香港聯繫匯率制度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8%81%AF%E7%B9%AB%E5%8C%AF%E7%8E%87%E5%88%B6%E5%BA%A6
註2:引用金管局的數字來源:

《金融數據月報》(20191 - 293)


60 則留言:

  1. 回覆
    1. 感謝支持!
      小弟只是盡力拆解現狀。如有思慮不周之處,敬請指教!

      刪除
  2. 關於獨立思考,三兄覺得呢篇如何?

    https://mp.weixin.qq.com/s/3G5s2OMmdMPg4B4A5wc-Tw

    同一個作者,講中國經濟。三兄有何高見?

    https://m.huxiu.com/article/280357.html

    回覆刪除
    回覆
    1. 摩兄,首篇文章關於Fact and Opinions的文章。坦白說小弟也經常搞不清新聞報導中,報導的是事實與意見。由於內外媒,事實都可以造假。所以,報道只能全數當參考。小弟相信眼見耳聽不為實,真相只在邏輯推理中獲得。

      刪除
    2. 第二篇,三弟讀不懂。有關舊四萬億,原本小弟也持相對負面的意見,但及後深思問題有時是相對,而非絕對。相對於美式消費型經濟,買堆玩具消費品,然後欠落一身咭數,借債起高鐵公路基建似乎仍然較為有譜。石蛇有個視頻講以歷史角度去理解舊四萬億與新四萬億,值得參考。
      https://youtu.be/dQ57GDxDYY0

      刪除
    3. 摩兄,歷史觀是本年三弟最大的收鑊。有很多人拿著倒後鏡去看事情,但實際是應該沿著歷史的長河看問題。除上面石蛇的視頻,也建議看一下宋生以下的視頻,對(協助三弟)掃盲十分有用。
      https://youtu.be/5x4apYZg2sI

      刪除
    4. 感激三兄提供兩段片!因為比較長,小弟要安排時間慢慢睇~

      而關於“事實與意見”,現在的媒體問題其實已不是“事實真與假”,而是“意見當事實”般擺落報導中。

      假嘢當真還好,因為可以被驗證真假的才是“事實”,例如“面前的水果是蘋果”,就算這水果其實是橙,也是“假的事實”;但“好不好味”是意見,是沒法驗證的,可現代傳媒卻每每將“面前的水果好不好味”當成事實來描述。

      如果要比喻,現代傳媒最壞的是:會寫出“這個蘋果有浸橙味(在沒字面扭曲事實下,用意見扭曲讀者觀感),所以不會有人覺得好吃(將意見當成事實)”!

      刪除
    5. 摩兄高見,全霉之奸險和真相難辨之處,莫過於此!

      刪除
    6. 傳媒劣化的確是現今最大的問題。基本上看傳媒名,已知完全唔係路。結果,睇新聞,基本上要睇到好似推理小說咁,同一內容,要睇幾份報道,仲要開足腦力去分析才行!

      刪除
    7. 三兄:兩段片都睇過了。先講石Sir的新舊四萬億比較。

      舊四萬億,我原本都好負面,覺得溫影帝都係病急亂投醫,甚至只是為自己或一眾官員上下其手;但較深入了解後雖然效率的確因貪污而較低,亦盲目催谷了產能,但亦投放了很多在基建,這不是轆卡先洗未來錢的“美式消費型經濟買堆玩具消費品”、而是得到一堆真正功在千秋的東西。

      現在新四萬億主要是減稅和扶持中小企(前幾年的“大眾企業 萬眾創新”真的有很多人響應),說穿了就是“保就業”,除了維穩外,亦同小弟提供的博文觀點吻合:只要過剩產能沒有做成大量失業,終歸會慢慢收縮和被消化,而同時段落成的基建的價值亦會逐漸浮現,“負債變成資產”,舊四萬億引起的問題就可以解決。當然這段時間仍是如履薄冰,在四面受敵下能否安然度過就要看阿爺的能力和造化了。

      至於第二段,宋鴻兵將朝代週期和“農地肥力週期”掛鉤,雖然有點以偏概全,但亦是一個很創新而合理的角度解釋歷朝興衰;但人人不用挨餓,造反的機會成本大幅增加,是否會令“階級大洗牌”的可能性越嚟越低呢 XD

      刪除
    8. 摩兄,感謝花時間看完兩段共2小時長的視頻,並留下這麼長的精彩留言。請容我在最新文章回覆,以便更來人能看到摩兄留言。

      刪除
  3. 多謝三人行兄又一鉅作 X2 我覺得報章或雜誌應該邀請三人行兄寫專欄,釐清市民大眾的錯誤觀點!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雲地兄過獎了!小弟仍舊在努力訓練邏輯思維。感謝師兄支持三弟繼續亂噏!

      刪除
    2. 報章雜誌先唔會搵三兄寫啦,教精左班羊仲邊有人被佢地繼續呃呃騙騙呀~
      不過就算三兄寫D羊都係會繼續扮瞓,反正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刪除
    3. 艾力兄,又知小弟最鍾意叫人唔好信財演,教授,同專家,尤其係忽然冒起,唔知頭唔知路的超新星。要睇,去小弟個博友清單,全部都係正義者聯盟。呵呵!

      刪除
    4. 訓著了的嘴裡可能永遠不醒,但內心始終會醒。小弟出來做野後都睡足N年才有幸醒覺。有時盡了心力,其餘的是緣份。覺得小弟亂噏的,去風總舵主果邊學野,也能坐出一片天!

      刪除
    5. 那是以前你未醒啫,唔係裝睡,虛懷若谷,心存謙虛就會比較易接受新事物,一般人都係出來工作後撞左N次板先會有機會開竅,依D只係社會唔想我地小市民向上流既一個過程,要走出老鼠迴圈,就只有吸收實踐再滾存了~

      刪除
    6. 歷朝歷代都是富人兼拼社會資源,剝削窮人,及擠壓窮人的生存空間。唯一分別只是現今我們能夠透過公開的資訊,更能了解富人的操作手法。而且還有些正義之士願意無償分享置富之道。比以往各代,其實我們更有上流的可能。但假若閤上眼,不參與,不認知或自以為是,認為比市場聰明,那恐怕已成為富人們最愛的點心。上流的窗口仍舊存在,只是上流的難度越來越高。

      刪除
  4. 多謝三人行兄又一鉅作!!!!!!!!!! X3

    回覆刪除
  5. 恭喜發財, 祝三人行財源廣進, 儲樓儲到三十間 :)

    小心宋鴻兵說的利率火山, 有日會來, 可能在2032年, 只有13年咁遠, 所以呢13年, 一定要減少借貸, 唔好一路都借到盡 !

    有人說, 好多人成手都係樓, 不過無現金退休, 不是因為選錯投資, 而是因為借得太盡 ! 如果全部樓都己供完, 全部租金收入是可以花的啦 !

    回覆刪除
    回覆
    1. 祝前輩及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主要經濟體債台高築的情況的確令人擔憂。感謝前輩提醒要量力而為。小弟未來幾年目標是慢慢減債,希望在央行印鈔機協助下,十多年後能大致供完物業。

      刪除
  6. 三兄的文章一定有質素保證💪
    #但港息至少有三個: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最優惠利率,與實質的按揭息率。值得注意的是:三種港息均是主要反影港元存款與貸款的供求關係及風險溢價

    只要清楚兩個位1. 銀行存款利率(反映成本)2. 銀行貸款利率(反映同業競爭、借貸需求)其它的都是數字遊戲而已

    #再加上香港沒有貨幣政策,金管局/政府在調控樓市風險時,不能採取加息的策略。被閹割貨幣政策權力的金管局,只能以調低按揭乘數來做調控樓市風險的操施。

    再加上正面信貸資料庫、三D辣招啲啲德政...

    #現今傳媒只會報道金主想你知的事,而不是你應該知的事。傳媒甚至會誤導你,令你離真相越來越遠。

    本熊認為金主妖魔化樓市及按揭主要原因係啲個市場佢地渣唔到莊,從中抽唔到油水。反之作為全球ATM 的港股,中間養活左無數broker 仲介,是以佢地會不斷叫人買股票、warrants、牛熊仔,散戶放低一兩成parts 便可以高槓桿操作。而單單從散戶在兩個市場的輸赢比率,便可以知道一切貓膩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本熊兄留言畫龍點睛。
      都說本熊兄與三弟思維最近!

      刪除
  7. 祝三兄豬年行大運丶心想事成✨⭐️

    傳媒太多以偏概全的報導,所以我已不看FB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花姐新年好!小弟早戒了FB,改去花姐的博刨文!

      刪除
  8. 所以幾時都覺得已經財務自由、不同為五斗米折腰、獨立財政的 source 才最可信,包括所有財金導師。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幾時都話全兄的分析最獨立,最可靠!財演新聞可以不理,全兄的熱指同沸指一定要睇到實!

      刪除
  9. 有見機兄在貨幣洪流(二)反影本文(即貨幣洪流五)寫得有點艱澀難明。筆者在此補充一下:拙作純粹反影小弟的邏輯思路,而非用簡單易明的語言去令讀者能輕易讀懂。
    拙作的重點是小弟推論聯繫匯率絕對不是一個傳遞息差的機制,而是一個堅壁清野的防守機制。息差的傳遞往住需要炒家的高度參與。而恰恰聯繫匯率的設計,就是透過金管局的市場干預行動及對銀行的高度限制,以保護香港這個小水池免受金融大鱷及炒家的阻擊。這個機制消除了大部份的港元炒賣活動,亦間接地令港美息差的傳遞效果很差。最終,香港這個小水池的息率很大程度取決於小水池的存款與貸款的供求關係。
    希望上述幾句補充更能讓博友理解本文的邏輯。

    回覆刪除
  10. 3D政策、再加上大量淡淡唔借錢買樓將D錢存入銀行比我地借,唔水浸都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昨天,谷友來了個簡單的統計,至少七八個谷友從磚頭㩒了舊錢出來等運到。所以,全港按揭餘額舊錢對比M3已得啖笑,扣埋放入Mortgage Link等運到的錢,恐怕水浸情況更加嚇死人!

      刪除
  11. 利率的升跌,從來都是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是有正有反互相角力的結果。一般人打機打壞腦,以為可以簡單地找到攻略預知,三兄提供了其他角度,實難能可貴。

    回覆刪除
    回覆
    1. 風兄,小弟希望十年前明白你所講的大道理,可惜有些事始終要經歷過才能學懂。小弟也希望澄清一下聯繫匯率並非威力無窮,實質如風兄所言,現在的港元利率是正反力量,相互角力的結果。別迷信港息會大幅加息,但也別迷信永遠不會加息。

      刪除
  12. 祝三兄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肯用心睇呢篇文應該得著很大
    去蕪存菁,心態正確自不然由財務狀況上反映

    回覆刪除
    回覆
    1. 快兄,祝前程錦繡,身體健康,繼續快人快語!小弟獻醜了。文章如有思慮不周之處,請快兄繼續多多指教!

      刪除
  13. 謝謝三兄又一鴻文。資訊太多,細讀時間少,深入研究更少更少,的確會令人智商下降。

    祝三兄豬年事事順心,大吉大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唐兄,小弟只是盡力去分析造成港美息差持續的成因。至於是否合理,可能仍有待時間驗證。順祝唐兄豬年進步,事事如意!

      刪除
  14. 感謝三兄好文,實有醍醐灌頂之效,終於了解到美國係咁加息,香港息口都冇乜點郁。多謝分享!

    五斗米

    回覆刪除
    回覆
    1. 米兄過獎了。
      再澄清一下本文並非想希出聯繫匯率是威力無窮。如樓上風兄所言,現在的港元利率是正反力量,相互角力的結果。最佳的立場是別迷信港息會大幅加息,但也別迷信永遠不會加息。應酬下金管局,都要含淚加返少少息,就如之前加八分一厘一樣。

      刪除
  15. 謝謝分享!

    初四上班時, 大家还是holiday mode, 開始討論港樓, 一堆無樓的同事討論港樓的同事討論得興高采烈, 不停說2019 會加數次息, 樓價大跌, 然後大家開開心心入市......!

    回覆刪除
    回覆
    1. 祝三哥心想事, 万事勝意! (好像有點太遲, 哈哈!)

      刪除
    2. 大跌?一笑已經谷底過。消極者又要等下次Halloween了。
      而積極如斗滿兄又在一浪過去後,再步近財自一大步。
      再祝斗滿兄豬年再下數城,煤氣繼續長升長有!

      刪除
  16. 對於港美息差的部份我是有點不明白 - 美元利息明明高這麼多, 而港元對美元最多只能蝕 $0.1/7.85, 即最多蝕1.3%左右的差價, 但港美亦是1.3% p.a. 差不多以可說, 只要將港元換成美元擺一年定期, 幾乎就肯定穩贏存放在港元的定期了, 為什麼仍有人情願把大量資金閒置存成港元?

    回覆刪除
    回覆
    1. 修正: "港美亦是1.3% p.a" 是指港美息差
      參考為網上銀行的定期利率

      刪除
    2. 雲淡兄,這個問題小弟有思考過,也曾見過有博友問過為何本地居民不會進行上述的套息行為。

      小弟認為很多港人連做港元定期也懶得做,所以不見得為多一厘息而做美元定期。所以,也可以說香港加不了息,除了:缺乏借貸慾望的社會 與 被閹割的金管局外,還有第三個原因是港人缺乏財務操作的習慣。

      當然,不是所有港人都是這樣懶。小弟在皮老闆WHATSAPP谷中,發現很多谷友都是將資本放在MORTGAGE LINK戶口收息等運到,去執便宜貨。

      刪除
    3. 我諗呢d cash應該係識投資ge就等緊機會,亂投資ge就一早買左貨,唔識投資ge銀行見你咁多cash一早sell左你買嘢

      定期利率雖有息差但美元定期都唔見得好吸引,加上冇得槓桿,吸引唔到走資潮

      金管局方面,worst case只係你班友將會部港元換哂美元而已,佢夠錢有餘冇咩需要驚

      刪除
    4. 坦白說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全部都在陰司紙化,港元是少數仍有一定含金量的貨幣(但好好笑是跟陰司紙掛勾)。主要經濟體都是三赤(政府財赤、貿易赤字、家庭NET WORTH甚至是負數)。要小弟將港元兌換成美元買美股尚可,但換成美元做定期,真的學同胞果句[沒門兒]。

      刪除
    5. 我覺得今時今日, 只要係銀紙都遲早會變陰司紙, 港元尾元人仔r蘿也是無分別, 所以換成資產如估票, 黃金, 磚頭, 甚至午餐肉都好, 都係好過擺係度既

      但點解明知係咁都要去做定期? 其實只係投降輸一半, 留得青山在的緩兵之計而己, 原因係家陣無野好買: 依家買估票根本係賭大細, 黃金我淨係識去砌機, 買新磚頭慘過抽獎, 舊磚頭又成日中伏, 屋企又唔係開士多, 午餐肉買完賣唔返出去, 食太多又無益, 唉!

      刪除
    6. 我上個月要去太古城的交銀做啲手續,响銀行等左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其間見到大約每兩三分鐘就有一位伯伯或婆婆入泥續定期。佢地定期既金額由幾十萬至幾百萬既都有。而同時我聽到有職員答佢地,其實上網renew個定期可以有更好息率,佢地個答案係:我唔識上網嗰啲嘢架,你幫我搞啦。

      我諗我地太過以己度人,其實好多上年紀既人雖然唔多識計數,但靠早年有買樓買股,亦已儲有一大舊資產;對佢地泥講,感覺安全同埋方便先係最重要。

      另外,而家好多銀行將港元轉美元都要收手續費,所以轉去美元做定期未必有so。

      刪除
    7. 總之香港人疊水到我地唔信。試過咁多浪被美帝當ATM咁提款,以港人的保守程度,恐怕連美元定期都當成高風險投資。雖則說沒有多大機會發生"匯率脫勾,美元大跌",但風險這家野,始終是個人感覺。美元同遊樂場代幣,甚至是陰司紙其實只差一線。

      刪除
    8. 我覺得今時今日, 只要係銀紙都遲早會變陰司紙, 港元尾元人仔r蘿也是無分別, 所以換成資產如估票, 黃金, 磚頭, 甚至午餐肉都好, 都係好過擺係度既

      //坐字派始終比儲銀紙安全...

      刪除
    9. 的確, 我都認為如果信得過間銀行唔會執笠, 買佢股票長遠應該好搵過同佢買定期

      不過還掂只差半個月, 都係睇定啲過左3月1再諗吧?

      刪除
    10. 都係果句:除非特帝不想連任,也不要命,否則邊有得打落去呢。若果特帝真係唔想連任,又同民主黨博老命爭起幅爛牆來做乜呢?三弟又亂噏了。。。

      刪除
  17. 三兄之言有閣下道理,小弟亦跟三兄推薦睇左林奮強既文章,以下係文章中其中一段節錄:
    "或有人擔心這樣會增加置業需求,推升樓價。但必須留意,這些用家即使不買樓也要租樓,同樣會推升租金。筆者的建議只是把該名用家由租客的身份變成業主,其實對全港整體的單位需求數目並無影響!但建議可遏抑租金升幅,減低租金回報率及買樓收租的吸引力,反而能控制樓價升幅。"
    小弟本身非金融出身好多嘢只憑個人邏輯推理對錯,非有背後乜嘢金融知識支撐,純粹表達下睇法。呢段文字講到,用家由租轉買,不但不會影響對單位總需求數目,而且會因為少左人租而影響租金,反過來會拖低樓價,不過,經過咁多年既供給短缺,加上各種限借措施,香港樓市好大程度上已經可以講係用家市場,如三兄咁既投資者少左好多,放呢批租客去買樓,實際上咪變成用家同更多用家鬥開搶樓,搶高樓價,香港租金貴,但相對樓價,柤金回報講緊只係2厘幾3厘唔到咁,呢個角度睇,可算是"平租",少左人租,影響緊既係少部分既樓市投資者既租金收入,但多左人買,就係影響緊大部分既樓宇用家,如果有部份人放棄"平租",轉而去"貴買",到底係會係樓價拉升租金,定租金拖低樓價?小弟認為係前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星火兄留言。
      當然,缺乏借貸慾望的社會 與 被閹割的金管局 是港息持續大幅落後美息的原因之一。筆者之所以認錯是因為筆者錯誤理解聯繫匯率機制能大量阻劏惡意套息行為(即大鱷阻擊港元的行為),從而令息差無法收窄。但,惡意套息行為就算能消滅,但投行也能從事一般正常套息行為。林生的文章所列的原因 -- 銀行監管規例 -- 恰恰補上這個大洞,令事情解釋得更完滿。

      刪除
    2. 星火兄引用林生文章說:用家入市能壓低租金。

      筆者認為較為有效解釋租金上升是整體房屋供應缺口的不段擴大。筆者有五篇文章講供應缺口。見敝文如下。基本上,筆者持的觀點是就算未來四年每年的房屋供應上升,每年的供應量仍然未能完全覆蓋每年的新增需求,即是整體房屋供應缺口逐年擴大之勢不變。

      大量用家由租客變身業主,在宏觀上,無法縮小房屋供應缺口,就算有租金壓抑作用,也應該不會很顯著。

      磚門數讀 (一):圖解香港房屋問題 (上)
      磚門數讀 (二):圖解香港房屋問題 (下)
      磚門數讀 (三):202X年政府住宅土儲歸零
      磚門數讀 (四):短期房屋供應量的迷思
      瘋狂的磚頭 (十四):信差神隱 與 櫈仔之爭

      刪除
    3. 三兄誤會,我唔係指用家入市會壓低租金,反而係想講租者入市反會推升租金,此段引用非認同林奮強所說,反而係想指出佢論點既不是。

      且對林奮強既其他推論結果我亦有所保留,林生論據雖對我而這都係新知,但我不質疑,畢竟我都聽過銀行因為套戥撥備而影響營利,但這只能夠解釋為何熱錢當下在香港駐腳不去,錢唔一定因為套戥先會走,熱錢不去,小弟愚見因為此次美國剪全世羊毛既行動相當失敗,此失敗係對比於美國過去幾次剪拉美、東南亞等既成績比較而言。

      海嘯後,美國大印銀紙救本國經濟危機,但除美國本土外,經濟危機同美元亦輾轉向全世界輸過去,歷史話比我地知,係美元霸權之下,世界越亂,美國只會越強,完成一次又一次既剪羊毛。但,08年今次有所唔同,除左美聯儲開印鈔機,歐洲、日本、中國等主要國家同時間一齊大開印鈔機,此舉一定程度上抵禦左來勢凶凶既美元,但同時間造成通貨澎漲問題。

      香港冇自己真正意義上既央行,誠如三兄所言,只有個獨臂金管局,被動接錢,最大問題係,接完錢,錢卻唔識走,因為美國剪羊毛行動失敗,聯儲局加息至今只有2.x厘,已現各種訊號指經濟有見頂績像,本來大家預期既5厘"正常水平"遙未所及,便到封頂之位,熱錢都係聰明錢,只會向最有利可圖、風險最低既地方去,如此環境,香港既羊毛如何回去美國呢?

      我本人非金融底子,故多會用人心去推測事況,市場並非理性呢啲老生常談都係少講,非理性細分下可有貪婪、恐懼兩隻,美國同中國打緊貿易戰,究其根本,係想挑起大家恐懼既心,中國實力當今仍未夠美國打,大家怕中國打輸,資金就會向世界上最安全既地方遷移,即係美國。

      扯左咁耐,講番本題,香港既熱錢唔走,真係只能夠話呢一刻唔走,美國無時無刻係度挑起大家非理性既恐懼心,炒起經濟,靠既係熱錢同市場不理性既貪婪,到剪毛毛之時,靠既係大家非理性既恐懼心,最直接了當既途徑,其實係開戰,美軍做得唔少,但畢竟中國有番啲size,唔似中東小國們任我魚肉又山長水遠冇得反擊,911一單漏網之魚已經令美國舉國震撼,打大戰成本風險都太高。

      或者三兄會話,中國係呢場經濟戰爭唔會輸,爆,都係美國爆先,我睇左三兄一啲關於中國的文章,主點大約係中國國民儲蓄多,美國人係乾借,爆起上黎,一定係少本金既美國先撐唔住,此言有其道理,但三兄忽略左樣好重要既嘢,中國,係共產極權國家,要維持統治,稳定大於一切,此稳定包括政治上、經濟上、民心上...

      改革開放幾十年,世界各地金融炸彈爆完一個又一個,卻冇一個係以中國為主戰場,反而國外既風暴海嘯地震等等為中國提供左一個又一個既機遇。但黎到目前,有個人擺明車馬要炸中國,此人挑起既戰事唔會因為一張兩張和約就完,要完,一係變到好似日本咁衰落一二十年冇得翻身,尚且可叫完。

      三兄覺得中國身子好,崖得起,但我係持相反意見,15-16年中國係冇乜外力干預既情況下股市自爆左一次,習近平嚇一嚇,馬上舉國暴力救市,公安走入證券所拉人,出盡全力要稳住股市。經此一役,我都幾確信,中國冇能力受得住一場正面直接既金融危機,重點不在於中國人受唔受得起,重點係,共產黨受唔起。

      字有點多,讀得完真係辛苦曬~

      刪除
    4. 先感謝長篇回覆,火兄十分有心!先回第一點。

      三兄誤會,我唔係指用家入市會壓低租金,反而係想講租者入市反會推升租金,此段引用非認同林奮強所說,反而係想指出佢論點既不是。

      //出租物業基數少左,而承租人仕同幅減少,理論上,在供應不足的環境下,的確有推升租金的可能。但決定性的因素仍舊是供應缺口是否會逐年擴大。這點我認為是會缺口只會逐年擴大。

      刪除
    5. 回覆第二點

      經此一役,我都幾確信,中國冇能力受得住一場正面直接既金融危機

      //小弟同意中國股票市場是火藥庫。而最危險是中國股市只有狂牛,與長熊兩種形態。所以股市暴升是巨大風險,而恰恰中國政府在股票市場的維穩往績也是令人擔心。但目前A股仍在無泡低點,也未必需要在此階段過份擔憂。但當狂牛來臨,的確要做好撤退準備。

      但即便真的A股出現股市狂升後崩盤,會否觸發日本式的衰退三十年,即要端視崩盤對構成國民經濟基礎的家庭端的資產負產表的破壞力度。注意日本的崩盤是三端齊爆,即股,匯,樓,而最重要是國民在樓市出現瘋狂的借貸泡沫。在現階段,中國的家庭端資產負債表仍舊十分健康。所以說,只能看市態發展,再作判斷。

      刪除